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阵地,建立自然保护地同时也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通过为今后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蓝图。在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众多因素中,气候变化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威胁之一。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分布、物种组合和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与自然保护地的静态边界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自然保护领域需要更具前瞻性、战略性和灵活性的方法来确定保护优先区域。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俞乐副教授课题组联合多所研究机构,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探索了未来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如何构建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才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最大化自然保护地在提供气候避难所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方面的潜力。

研究首先在12种SSP-GCMs未来气候情景组合下对2050年中国西南地区的物种栖息地适宜性、气候稳定性和碳固存能力进行了制图,确定了2050 年的保护热点(图1)。继而通过分析现有自然保护地网络对保护热点的代表性,提出了未来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构建目标及方案建议(图2)。研究发现,西南地区现有自然保护地与保护热点的重叠率仅为 13.71%,目前仅有 12.69% 的保护热点得到了有效覆盖;在未来气候情景下,西南地区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显著上升,预测升幅为1.36℃~2.78℃,有相当一部分气候变化较为强烈的区域与生物多样性热点重合,大多数物种将面临比当前更大的威胁;结合系统保护理论、“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需求,研究 提出 了未来 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构建 方案与保护目标(图2):到 2025年,保护西南地区25%的 面积;到2040年,将西南地区 33%的面积纳入自然保护网络;到2050年,争取西南地区 43%的 面积实现以多种形式得到保护。研究指出, 通过将生物多样性战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 ,将 有利于实现上述问题的协同治理。

图 1 中国 西南地区保护热点的识别过程

上述成果以“Maximizing the Potential of Protected Area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limate Refuge and Carbon Storage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China”为题发表于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上。清华大学地学系博士后武慧为文章第一作者,合作导师俞乐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文章合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申小莉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华方圆研究员。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22YFE0209400)以及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的支持。

图2 中国西南地区的保护热点(a)、当前自然保护地布局(b)及其代表性(c)、未来保护格局及保护目标(d)。

原文连接:https://doi.org/10.1016/j.biocon.2023.110213


供稿:武慧

审核:俞乐 张强

上一篇:清华大学地学系刘竹团队在中国空间站地外生态系统实验中取得进展

下一篇: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领衔发布《全球逐日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