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今年6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生耿冠楠以第一作者、张强教授为通讯作者在《环境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Estimating long-term PM2.5 concentrations in China using satellite-based aerosol optical depth and a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的研究论文,利用卫星遥感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以及大气化学传输模式GEOS-Chem共同反演得到了中国区域2006-2012年间地面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情况。论文的合作者还包括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Randall Martin教授、Aaron van Donkelaar博士以及环境学院的贺克斌教授等人。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PM2.5浓度水平最高的区域,引起了决策者、科学家和民众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对PM2.5的统一监测起步较晚,缺乏全国范围内长期、连续的历史监测数据,使得健康效应影响等相关研究难以开展。卫星遥感手段以其监测范围广、连续性强等优势,可作为地面观测数据的补充。该研究改进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大气模式反演地面PM2.5浓度的方法,模拟了2006-2012年间PM2.5的长期暴露水平,反演结果与从文献中搜集的观测数据吻合良好。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PM2.5污染十分严重,全国范围内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为71 μg/m3,且有超过十亿的人口居住在PM2.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目标-1(35 μg/m3)的区域。该数据集为未来的健康影响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文章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4425715300171

上一篇:地学中心博士生吕宝磊在《大气环境》杂志发表综述文章

下一篇:地学中心博士生谢媛宇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在线发表文章